郭中堂 祖籍陇西,现籍重慶。当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藝術家, 人文歴史學家。 國家一级美术师, 央媒文化藝術顧問, 國際華人文藝家協會終身名誉會長。
1952年出生,字通宇,书宬<竹砚斋>,著有十二萬字《筆硯昭文》書學専著,开宗立派創建了係统的郭中堂中國書法理論。《笔砚昭文》已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郭中堂-中国书法理论】学术课题立项。
中堂先生在甘肅高校執教多年,文史哲多學兼脩, 閲讀廣博。受中华關隴文明世風熏陶,早年在昆侖山修道時,拜草聖張芝故里敦煌三危山中的“筆神老祖”修道髯翁學書,得到筆神老祖的点化,从小主习柳楷兼習敦煌遺書至四十岁。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隴上成名掛字。一九九三年因工作調入重慶後,以甘肅博大雄厚的人文為基礎,吸納巴渝山水之鍾靈毓秀,进入十年行草书练笔,書法功力深厚。精研王羲之笔法,融會草聖張芝《冠軍帖》筆路。用筆内剛外柔,清雄大氣,凌空回转,流暢自如,尤其精於草書,狂草书雄强奔放。有志于繼承創新,自立一體。
入编《建党九十年-----当代艺坛六大风云人物》;入编艺术文献;《大师之路--当代书画五大传奇人物》,并在國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典已在五十种以上。
堅持人品即藝品,心正則字正,致注于著書立说,脩志行遠。
郭中堂中国書法理論《笔砚昭文》
前 言
《笔砚昭文》歷時十三年,幾易其稿,十二萬字成书。全书共分三卷:
卷一,笔法与技法;
卷二,力法与心法;
卷三,道法与神法。
是一本系统的书法学专著,为中国建立《中国书法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昭文乃博采前賢大師精華,集終身的實踐和感悟上天的賜賞,匯為一書。以昭示後學筆硯耕讀之文,故曰筆硯昭文。《筆硯昭文》是郭中堂书法理论系统的学说専著。
書中將解密書法的筆法,力法。揭秘書聖王羲之筆法,草聖張旭、草狂懷素筆法。揭示漢字結構的密秘,書法布局的密秘及其宇宙原理。昭示人體中心論之書法人體力學原理。在論述書法的筆法、技法、力法的同時,論說書法的心法和道法。从儒、释、道方面阐述书法的规律和社会人文原理。以书法为中心,论述哲学、文化、思想精神以及中华文化中天文地理、阴阳太极与书学的关系,探論書法秉承的人文本理。使書法從玄學中走向有律可循,試圖結束民族書法幾千年來只有師承間的心傳口授或家藏「枕中秘」的神示而不外傳狀態,改写學術之人每每從零起路迷無要津之笔困,把中華書法文化推入一個全新世界。
“汉字结构”“王羲之笔法”“章法内秘” 等书法不二法门,有如武林界的“九阴真经”道家的“内丹法”,是中国书法历来秘不外传的“枕中秘”。
人类生活需要科技,但现代科技的发展大有以一盖全乃至替代人类哲学文化和精神世界的倾向,便捷的电脑字是乎要取代书法的精神和人文之道。当代一些人也打着创新的晃子已变异了中国正统书法。当今中国书法己到了如何继续存在和发展的转折性时期,故此承旨传书,将书法中所承部分不传之秘出传,打开在中国历代书法上只用不传的天道之规,将中国书法的古法与新法合而为一,在著理上程式化,在法理上系统化,在应用上实践化,使中国书法在人类新的进程中继往而有开来。
余年俊時龄,在昆侖山脉以近的丝路古道工作之余时修道,在草圣张芝故里的敦煌三危山中遇到称为“笔神老祖”的修道髯翁而拜师学书,学书中得到了以笔神老祖为首的道师点化,今将所得真传和参禅悟道中,开悟时接承之法理与法笔,在《笔硯昭文》书中择重点以承传,是故受命于天地玄师,承奉圣賢之旨意,以应天道“宏达先祖精神,承启后世文脉,重开人类文化”之大任大义。
卷一【笔要】:書有天地之德,人文之纲,六艺之能;学有博识,业有专攻,无品之书天不传,无功之笔地难立。
卷二【心要】:參悟儒、释、道,感悟天地玄玑,以通天地之靈。开灵通慧,启悟心脉,參學以連通學脈之經絡。學众多開胸脈,觀博多開眼路,修炼多开慧通,去偽存真,洞达天地之理,集慧于心靈之庫,造化于天地之间。
卷三【神法】:天地之理在德正,道玄之理在純正,藝術之理在心正,心法之理在神正。神正則有法無法,神浊則無法有法,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已在快手、抖音、微视、今日头条、中视有《郭中堂书法理论百讲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