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模,福建莆田人,老三届、莆田锦江中学68届高中毕业生,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委员,世纪采风书画院院士。
1970年文革后,响应号召回乡从事木工行业,并参与振兴农村村建村史活动。在木工建筑中用3D软件创作出汉字木结构图,把古木工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成为3D木工开拓者,是木工工程的传统精华,在木工行业中是最精湛细致的绝活,这种结构叫斜枳,角度是45度,鲁班传统叫坡度100,一边空间是底格,另一边空间是笔划,这种结构字如双喜字是古木工用坡度100打格固定尺寸设计出来的精华作品,莆田是木工之乡,40年前只有一位老师能做出双喜的字,当时方老师用方格纸(以前的设计尺寸纸)设计出福禄寿远超出工艺水平,现用电脑下载3D软件,用木工的手法自创一种3D软件打方格的方法能设计出各种木结构字,是传统文化在木工技艺的创新,设计这种字难度大,毛笔体的难度最大,但最好看,是中华文化遗产。
方俊模自幼喜爱书法篆刻,笃好翰墨,临习碑帖,理解书法艺术真谛,扎实基本功,恪守书法法度,创新发展,潜心修炼,书艺不断提高。书法线条美观流畅,古朴浑厚,清灵飞动,既有现代清新之感,又有古典质朴之美,实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笔墨与风格,体现传统与现代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及其美感。作品入编《中国文化品牌人物》《笔震寰宇·艺术丰华--影响世界百位名人》书刊面向全球发行。